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海伟教授课题组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水江澜教授等合作,发明了“高温固体胶”。据介绍,研究人员从合成的46种催化剂中筛选出数种高活性催化剂,使得氢燃料电池性能大幅提升。和商业铂碳催化剂相比,他们所合成的铂镍合金催化剂的活性高5倍以上。
业内认为“高温固体胶”对降低氢燃料电池成本,推动其大规模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多省发布“十四五”氢能产业规划
截止8月20日,不完全统计,已有河北、广东、山东、浙江、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省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氢能产业。
以北京为例,8月16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环节进行一体化布局,明确阶段目标:2023年前北京将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2025年前京津冀计划累计实现氢能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此外,《河北省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到2025年全省累计建成10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1万辆;培育国内先进的企业10-15家,氢能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全产业链将充分受益。
关键材料及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2017年燃料电池系统国产化率约30%,仅掌握系统集成、双极板和 DC-DC,其余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技术壁垒额不断突破,截止2020 年末,燃料电池国产化程度已经达到 60-70%,电堆、膜电极、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核心部件均可自主控制,而气体扩散层、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等核心材料也在加速研发中,普遍处于送样测试验证阶段。由于产品从送样测试到批量化生产预计需要 2~3 年时间,预计未来 2~3 年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有望完全实现国产化供应。
产业链降本持续推进中
氢能全产业链的高成本是目前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因素,未来在绿氢制备、运氢储氢、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领域都有成本下降的空间。
在制氢方面,目前化石能源制氢相对普遍,主要是因为多数为副产氢气,成本分摊相对较低。成为氢能应用推广导入期不可或缺的条件。
燃料电池方面,2020年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堆成本下降迅速。根据GGII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堆价格已经实现30%~50%的下降,其中燃料电池电堆和空压机价格下降近50%,膜电极降价 30%,氢气循环泵价格下降至1~2万元/台,空压机价格降至2~5万。
美锦能源
氢能规划落地有序推进:
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飞驰汽车目前具备新能源商用车 500台/年产能。公司投资的膜电极公司鸿基创能 2020 年已实现量产,预计 2021 年订单有望继续增加,同时公司 12,000 Nm3/h 工业高纯氢制取项目一期 2000Nm3/h 已投产。
此外,目前公司已经搭建了氢气的“制储运加”氢能供应体系、“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氢能车辆制造体系以及氢能示范应用三大体系。
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不断落地的政策催化下,公司氢能板块发展有望加速。
焦炭主业量价齐升,业绩同比大增:
公司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6.13亿元,同比增长 406.09%。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一方面因为上半年煤炭、焦炭价格高位运行,另一方面公司年产 385 万吨的华盛化工项目中的焦炭项目已全部投产,主要产品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雄韬股份
燃料电池订单陆续落地:
2020年,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氢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德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燃料电池系统购销合同》,订单金额为3461.50万元。上述订单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氢能市场的业务开拓。
此外,子公司大同氢雄云鼎与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运城分公司签订价值669.84万元订单,供应90kW燃料电池系统。
加快氢能建设:
目前公司湖北建设两个加氢站,汉南加氢站正在建设中,目前基本完工;大同建设两个加氢站,第一座加氢站已经开工建设并于近期开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