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30 | 栏目:产业技术创新动向 | 点击:次
世界变化快,新技术与新需求的大力增长对大学教育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大学与社会的反向影响,始终是大学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这其中既有大学内部知识体系向社会开放的需求,也有社会资源与影响力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对其教育身份感的认同需求。
就像两个具有磁吸引力的小球,越走越近。或者又像看似不同的两层介质,随着时间推移,原子之间相互渗透。
这种过程不可逆,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才能达到有机融合。
面对高新技术的强烈需求,加强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以及传统大学的产学研建设,是目前最为通行的三种模式,并主要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主导。
产业学院的承担主体主要是职业学院。
学院直接对接企业或者行业,让渡一部分权利,二者全面对接。让企业直接深度参与课程设置、教师双聘、平台建设、教学管理、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走向等等。
这种模式的目的在于高效率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毕业即可用。
显而易见,这是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模式,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协调学院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对接。
未来技术学院承担的主体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在学校内部,重新调整资源,达到学科交叉,强强联合,攻关克难,创造新技术,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国家长远规划做支撑。
在这种模式中,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找准方向。
显然,这种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水平要求更高,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或者一般的大学无法承担。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未来技术学院发展方面走到了前列。
第三种模式是最为流行的产学研模式。
比如,在高校里设立产学研转化中心,对接外面的公司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同时,引入各种横向项目,达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共享。学校与公司企业常常建立联合实验室,在某一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但是往往缺乏系统性。
这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其生态位。
对于产业学院,与之对接的企业或者公司有可能会成为其技术研发的天花板。
产业在发展,而且会越来越快。基于某一公司或者企业,乃至于一个过于集中的方向培养人才,如果前者发展不顺利,会对产业学院造成重大冲击。
对于未来技术学院,目前都还是内部资源调整,缺乏不同大学间技术联合攻关的模式,缺乏产业学院的外部支持等等。
如果从建设策略上考虑,我们需要避免如下几种心态:
首先,要抛弃短平快思维,学校与企业双方恨不得立竿见影,打好架子,1+1立刻大于2 。
在产学研方面,做得最好的模式,我觉得还是要首推硅谷模式。这是一个大学群与硅谷创业环境逐步完善与相互促进反馈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之功。
其次,要抛弃单打独斗之模式。
硅谷的发展得益于高水平大学群之间的配合,绝非斯坦福或者伯克利大学一家之功劳。
此外,大学群还包括社区等大学的完善支持,形成高中低段人才培养模式互补关系。
第三,要充分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
从硅谷发展出来的产业,很多都是基于当时最前沿的前沿的科技,其中大部分是高校在自由探索中得到的成果。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是创新的技术,越可能不是刻意创造出来的,比如互联网。
如果没有强大的科研体系支撑,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而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在设定未来技术学院和产业学院之间,还存在一个生态位,那就是如何让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与大型行业、公司之间的联合。
这看似与产业学院类似,但是本质上完全不同。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或者职业学院不同,他们不会全方位让渡自己的教育设计理念与管理权限,这就决定了在于外部资源对接时,一定还有一个权责界面,让外部资源产生影响,并通过界面传递到大学管理内部。
也即是说,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会具有独立性。
但是,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如何激发外部资源的兴趣和投入?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这有点像谈恋爱一样,双方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有意愿产生联系,而不是靠一方去追求。这种情况会出现吗?
当然可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很多产业与行业正在面对或者经历转型,提升其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
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与研发产业相关的技术。
在这两点上,这些行业与产业急需与高水平大学合作,达到强强联合的作用。
在这个层面上,企业未必对直接参与大学教学研究感兴趣,但是他们可以提供最新的行业需求,提供资金、人力与平台支持。大学提供的反馈就是培养高端人才以及的科研支撑。
同时,大学要保持其大学传统,满足教育部制定的专业设置。
上面提及要避免几种心态,那么与之相对就是要提倡如下几种思路:
1) 要有细致的规划,以及长期建设的准备。开始不宜立刻大规模开班,以试点为主。
2) 要有大学群的概念。联合可联合的资源,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3) 招收高水平的师资与学生。
具体到执行方案,首先需要建设新型学院。
新型学院与外部行业(公司企业)之间要有一个完备的对接面,比如理事会制度。
大学领导、学院领导、行业领导等作为理事,在理事会层面讨论行业的资源注入、行业需求等。
理事会委托学院进行运作。作为院级理事会,要服从校级理事会的基本章程。
通过理事会,行业代表定期汇报交流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与需求,及时完善调整学院的培养细节。
在招聘高水平师资方面,行业可以与大学共同出资。额外的薪资可以作为行业薪资,提升老师的高水平待遇与招聘吸引力,为快速凝聚人才做好基础。
在学生培养方面,可设立丰厚的行业奖学金,吸引学生将来保留在行业中发展。同时,充分利用行业平台,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实习体验。
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充分吸纳所需知识需求,创立具有行业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使得培养方案在宽度和深度方面达到平衡。
最后,还是要提及核心的一点,就是所选择的行业和企业一定具有高水平,甚至在全球国际化中部分达到了世界级水准。
这才能保证这种联合是真正的强强联合,而不是找一个就成家,那是一种凑合,很多时候,宁缺毋滥。
面向未来,大学与社会资源的全方位对接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变得会更加紧密。大学对城市的产业推动是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大学也会因为城市和行业发展,犹如站在巨人肩膀上一样,变得更有实力和更具有国际视野。
良性的、和谐的大学与外部资源对接,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种互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不需要太跨界,失去自我。而是,要通过有效的交界面,达成能量流的互送。
这个交界面,其实就是生物体系中的细胞膜。独立的细胞之间形成组织,向更高的生命形式进军。
联合的大学与外部资源形成共同体,向未来教育模式探索!